对等层之间互相通信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,如通信的内容和通信的方式,这种规则称为网络协议(Protocol)。值得注意的是,OSI参考模型并没有具体的实现方式,它没有在各层制定网络协议,但它为其他计算机厂商或组织制定网络协议提供了参考框架。网络的各个层次都有相应的协议,以下归纳了OSI各个层的一些典型协议,这些协议均由第三方提供:
l 物理层协议:EIA/TIA RS-232、EIA/TIA RS-449、V.35、RJ-45等。
l 数据链路层协议:SDLC、HDLC、PPP、STP、帧中继等。
l 网络层协议:IP、IPX、RIP、OSPF等。
l 传输层协议:TCP、UDP、SPX等。
l 会话层协议:NetBIOS、ZIP(AppleTalk区域信息协议)等。
l 表示层协议:ASCII、ASN.1、JPEG、MPEG等。
l 应用层协议:TELNET、FTP、HTTP、SNMP等。
四、TCP/IP参考模型及协议
ISO制定的OSI参考模型提出了网络分层的思想,这种思想对网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但由于OSI参考模型过于庞大和复杂,使它难以投入到实际运用中。与OSI参考模型相似的TCP/IP参考模型吸取了网络分层的思想,但是对网络的层次做了简化,并且在网络各层(除了主机-网络层外)都提供了完善的协议,这些协议构成了TCP/IP协议集,简称TCP/IP协议。TCP/IP协议是目前最流行的商业化协议,相对于OSI,它是当前的工业标准或“事实标准”, TCP/IP协议主要用于广域网,在一些局域网中也有运用。
TCP/IP参考模型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计算机网(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 Network,ARPANET)以及后来的Internet使用的参考模型。ARPANET是由美国国防部(U.S.Department of Defense,DoD)赞助的研究网络。最初,它只连接了美国境内的四所大学。随后的几年中,它通过租用的电话线连接了数百所大学和政府部门。最终,ARPANET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互联网络—Internet。最初的ARPANET则于1990年永久关闭。图9把TCP/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作了对比。

图9比较TCP/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
|